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丽萍) 为全面净化农村食品消费环境,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扎实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聚焦突出问题,强化执法监管,构建长效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此次专项整治以农村食品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婚庆餐饮保障点、集市、农贸市场、便利店及冷库等为重点场所,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过期食品、“山寨”食品、“三无”食品等问题展开拉网式排查。执法人员通过现场检查、抽样检测、溯源追踪等方式,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农村食品经营主体8163家次,完成监督抽检1216批次,合格率97.2%。排查问题1419个,责令整改801个,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7件,已结案88件,罚没金额13.0855万元,收缴假冒伪劣食品84.774公斤,有效震慑了违法分子。同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违法违规线索1条,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范1项。
在强化执法的同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重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村级大喇叭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并印发“关于禁止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告知书”“防范假冒伪劣食品明白纸”等宣传材料3772份。此外,推动各县区市场监管部门与乡镇、街道加强协作,共享信息资源,促进宣传与整治深度融合,形成长效监管机制。
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健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12315热线举报,共同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守护“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