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谭妮妮)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京东超市通过“百亿农补”计划持续加码农产品供应链优化与消费普惠。6月5日,国际友人中国农业游暨京东超市百亿农补媒体沟通会上,京东超市生鲜及预制菜业务部相关负责人针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记者关于补贴资金分配及成效的提问,首次详细解读了“五位一体”助农模式的核心逻辑与阶段性成果。根据成绩单数据,该项目首年投入35亿元,带动2.6万款农产品销售增长,为消费者节省开支近10亿元,成为新型实体企业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五位一体”协同发力:全链路补贴重塑农产品价值确保品质
针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记者采访中提到的补贴资金的具体流向,该负责人回应称:“35亿元投入并非简单按比例分配,而是通过价格补贴、新品打造、流量扶持、供应链优化、源头直采五项举措系统性协同推进。五项举措没有轻重之分,而是共同作用于降低流通成本、提升产品品质。”他举例说明,京东通过产地分级分拣前置化,将传统流通环节中逐层加价的成本,通过补贴直接消化在京东,确保同品质农产品价格“稳态化”。
以小龙虾产业为例,不同养殖周期与成本的产品在京东均保持价格稳定。“我们以更高品质的产品对标市场低价次品,用‘优质优价’倒逼行业告别以次充好。”这一策略显著提升了消费端获得感,2024年618期间,京东超市荔枝、西瓜等500款生鲜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5倍。”
“零中间截流”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守护双向收益
如何确保补贴真正惠及农民与消费者?京东提出“与产业链做朋友”的解决方案:
首先,深度绑定头部供应商:与好果云等合作超十年的伙伴共建基地,供应商仅收取基础服务费,让渡利润至终端定价;
其次,源头直采规模化:通过京东基地计划直连种植端,剔除中间商加价环节。目前全国已对接超1000个农特产地;
再次,政府协同监管:联合地方政府建立品控与补贴发放双审核机制,确保资金精准直达。
这一模式在云南蓝莓、广东荔枝等项目中得到验证,首年实现农产品价格优化20%,2500万消费者受益。
乡村振兴长效实践:万亿产值背后的“奔富”逻辑
作为京东“奔富计划”的重要组成,“百亿农补”延续了企业“全产业链助农”的基因。2020年至今,京东已助力农村实现产值超万亿元,打造多个“奔富村”。在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京东表示将持续投入剩余65亿元补贴,通过数字化供应链与消费大数据反哺生产,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升级。
业内专家指出,京东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农民增收-品质提升-消费普惠”的正向循环,为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全链路方案。未来,随着百亿资源的持续注入,这一“新型实体企业+农业”的样本有望释放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