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贵州清镇:监管落“食”处 护航“校园餐”

2025-07-15 09:25来源:人民网 编辑:董梁

农家小炒肉、麻婆豆腐、炝炒白菜、紫菜蛋花汤,搭配上清甜的西瓜,共同组成了学生们美味营养的午餐。7月2日中午,贵州省清镇市第三中学中环校区食堂座无虚席。

“菜很好吃,就像妈妈做的一样。”七年级32班的罗涛刚吃完餐盘里的饭菜,就迫不及待地奔向加餐窗口。看着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当天的陪餐家长靳艳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现在学校食堂不仅饭菜好吃、花样多,价格也公开透明。孩子每周回家都说食堂的饭菜越来越好吃了!”

“校园餐”承载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是教育领域的民生大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清镇市教育局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围绕“校园餐”管理、食品安全监管等重点环节,陆续出台了《学校食堂食材管理和询价机制(试行)》《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举报奖励机制(试行)》等文件,为精细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加大对学校食堂和食材配送企业的监督检查频次与力度,充分发挥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及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强化监督机制,全力护航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一餐一饭关乎孩子健康与成长,从田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把关。

“每天的蔬果肉品都做到‘当日达、当日清’,食材均由清镇市粮油公司、良实农业、南方乳业等资质齐全的企业采购,确保渠道稳定且可追溯。”清镇市红枫第七小学食堂管理员王永贤介绍,食材送到学校后,由两名食堂工人与一名在编教师严格核验,肉类检疫票、蔬菜快检报告等一样不落。

清镇市第三中学的食品安全网织得更为密实高效。走进2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厨房,米库、蔬菜库、调料库、冷库、保鲜库5个专业库房将食材严格分区分类存储。食材验收区设有醒目的“问题食材暂存点”,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更换。留样间实行“双人双锁”管理,每餐取不低于125克的菜品留样,冷藏保存48小时,确保责任可追溯。在洗碗消毒间,一台硕大的全自动洗碗机正轰轰运转,严格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的标准化流程,洗消后的餐具被送往专用的消毒库存放。

为确保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学校建立了家长陪餐制度,邀请学生家长代表走进食堂,从食材验收、烹饪过程到餐具消毒全程监督,并提出意见建议,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外孙每周回家都说食堂饭菜好吃,今天亲自体验,确实名不虚传!”陪餐家长毛淑琼的外孙就读初一年级,这顿陪餐让她彻底放心了。

这些来自学生与家长的真诚认可,源于清镇市对校园食堂的精细化管理。该市财政全额保障全市幼儿园、中小学食堂工人工资,水电费则从生均公用经费列支,真正实现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嘴里”。在资金监管方面,建立了严格的制度保障。家庭承担部分资金由家长在开学时按每学期100天预算一次性缴纳,费用存入学校基本账户,全额用于学生膳食支出,实行按月结算、学期清算。

“通过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家长监督、社会参与四方协同,我们致力于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保障体系,确保让全市学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清镇市教育局校园餐管理负责人赵若君说。(代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