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张敏 记者李黎)近年来,随着网络外卖市场的持续活跃,不提供堂食而仅制作外卖餐品的商家应“需”而生,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集中加工配送区。然而,外卖集中区特有的经营模式——缺乏堂食环境、消费者现场监督缺失以及部分经营者自律性不足等问题,也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对外卖集中区进行了深入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日,记者走进了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就外卖集中区整治工作进行了深入采访。据了解,在开发区分局管辖范围内,有外卖集中区3个,涉及外卖经营户83户。开发区分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外卖集中区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方案,并通过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巡回监督、严格执法等手段,全面提升了外卖集中区的食品安全水平。
在专项检查方面,开发区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外卖集中区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了食品处理区环境卫生、食品贮存、加工操作等关键环节。对于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责令经营者立即整改。同时,开发区分局还建立了问题台账,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加强巡回监督方面,开发区分局安排专人至少每个月对外卖集中区进行一次巡回监督。监督人员通过实地查看、与经营者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外卖集中区的食品安全状况。对于发现的问题,监督人员会及时指出并要求经营者立即整改。通过巡回监督,开发区分局能够及时掌握外卖集中区的食品安全动态,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在严格执法方面,开发区分局对于食品处理区环境卫生差、食品贮存、加工操作不规范的经营者,首先责令其自行在订餐平台申报停业,进行整改。整改期间,开发区分局会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对于整改合格的经营者,开发区分局会及时通知其恢复营业;对于整改不合格或拒不整改的经营者,开发区分局将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并将相关信息报至相应的订餐平台,予以停业处理。待整改并验收合格后,再由监管部门按程序通知平台恢复上线。
今年上半年,开发区分局已责令7户外卖经营者自行申报停业整改,这些经营者在整改期间积极配合,对食品处理区环境卫生、食品贮存、加工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经过整改,这些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重新获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同时,对于3户不配合停业整改的经营者,开发区分局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并将相关信息报至订餐平台,予以停业处理。
通过整治工作的开展,外卖经营者在思想意识、食材采购查验和规范操作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纷纷表示,将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自律意识,确保食品安全质量。同时,他们也对开发区分局的整治工作表示感谢和支持,认为整治工作对于提升外卖集中区的食品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开发区分局的整治工作成果,消费者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表示,在整治工作开展后,外卖食品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就餐体验也更加愉快。同时,他们也希望开发区分局能够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强对外卖集中区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作为监管部门的一员,开发区分局副局长表示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强对外卖集中区的监管力度。他们将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同时,他们也将加强与订餐平台的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外卖集中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随着外卖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外卖集中区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开展外卖集中区整治工作,不仅有效提升了外卖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便捷的就餐选择。相信在监管部门的不断努力下,外卖集中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