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近日在南京市召开,会议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
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一项重大要求,是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江苏在农业强省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明显成效。全省耕地总量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粮食总产保持连续增长、突破760亿斤,农产品稳定充足供给;合成生物、智能育种等基础性前沿性科技创新攻关取得突破,乡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迭代升级;一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农民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农村改革稳妥有序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持续提高,农村社会稳定安宁。
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江苏全省将紧扣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的重大要求,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的基础。会议指出,要充分利用江苏农业综合基础好、科教实力强的优势,准确把握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和要求,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把农业加快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首要任务。各地无论耕地多少、产量多少,都要承担粮食生产责任,真正做到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的有效路径。会议要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抓住县域这个重要切入点。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加强县域内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统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集聚能力,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综合服务水平,辐射带动乡村发展。另一方面要打破行政壁垒,善于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积极探索毗邻地区或跨行政区的空间统筹、产业协作、治理协同,打造发展共同体和特色产业集群。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的动力活力。会议强调,要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问题导向,每年排定一批农村重点改革事项,找准改革突破口。要牢牢守住“四个不能”的底线红线,即无论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会议认为,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的根本保证。全省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三农”工作放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做好“三农”工作,关键要对农业有真了解,对农村有真感情,对农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感同身受,以扎实务实的举措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坚决杜绝热衷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陈兵 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