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夏秋茶变“致富叶”

2025-07-09 14:54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曹译文

连日来,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木孔长沟基地制茶厂内一派繁忙,工人们在茶香里来回穿梭。“现在最忙时,单日能加工15万斤鲜叶,全年加工量可达1000吨。”车间主任陶围说。这般热火朝天的场景,与过去“茶企重春轻夏秋”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

此前,受气候因素影响,夏秋茶存在茶多酚含量偏高、氨基酸含量偏低的短板,导致茶汤涩感重、鲜爽度差,茶青采摘量低,大量夏秋茶资源被闲置浪费。如何扭转这一局面,让夏秋茶成为“致富叶”,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沈强带领团队,用十年时间成功破题。他们从茶园管护与茶叶加工两端精准发力,创新集成夏秋茶鲜味和涩味物质含量定向调控技术体系。通过优化茶园管理、改进加工工艺,定向调控风味物质,实现夏秋茶“两高一低”(产量高、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

“增鲜降涩”技术成效显著。应用后,绿茶和红茶产品的氨基酸总量较传统夏秋茶提高1%以上,茶多酚含量最高降低4%,关键品质指标氨基酸与茶多酚的比值提升10%以上,鲜爽度大幅提升。利用夏秋茶青直接加工的红茶原饮产品,茶多酚含量甚至低于1%,彻底改写了夏秋茶“苦涩难咽”的刻板印象。

目前,“增鲜降涩”技术已在全省50余家茶叶企业转化应用,覆盖茶园超10万亩。贵州金沙贡茶茶业有限公司加工中心负责人郑济奎表示,新技术让夏秋茶从“废叶”变为“金叶”,产品畅销四川、浙江、广东等地,还与农夫山泉、古茗等头部品牌达成合作,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贵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张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