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安全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重大民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的升华,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纲领性、先导性的重要地位。探索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规律,破解食品药品安全治理难题,谋划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未来,必须关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理念创新,因为理念创新深刻影响着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战略创新和文化创新等。近期,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景波教授所著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理念创新研究》(第二版),系统总结了多年来国际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成败得失,深刻分析了新时代食品药品安全理念创新的重大价值、体系结构、逻辑关系、实践要求等,为加快推进我国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该书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立意高远。作者深刻分析了在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创新体系中理念创新的特殊价值,提出研究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无论寻找切入点,还是把握着力点,乃至占领制高点,均有多种路径可以选择。从事物发展规律和全球治理经验来看,基于治理理念推进创新研究,是最佳的路径选择。因为理念研究的是超越事物形体或者现象、决定事物运行与发展的根本规律。理念在一定层面上反映着事物运动的哲学基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核心价值和根本宗旨等,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理念既涉及世界观,也涉及方法论,其所解决的是思想力、领导力和创造力的问题。深化理念创新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培养更加深刻而透彻的思维方式,确立更加高远且坚定的价值目标,更好追寻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激励食品药品安全利益相关者不断追求卓越、实现超越。多年的治理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现代的治理理念,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在大风大浪面前不动摇。
二是体系完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理论回答的是为何治理、为谁治理、治理什么、怎样治理、靠谁治理等根本问题。作者系统总结全球食品药品治理实践,提出人本治理、风险治理、全程治理、社会治理、分类治理、专业治理、责任治理、系统治理、效能治理、能动治理、动态治理、阳光治理、灵活治理、简约治理、审慎治理、智慧治理、全球治理、依法治理等诸多理念,且提出这些治理理念的独立与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对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普遍规律和特殊需求的认知程度,也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时代对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全局和未来的把握能力和水平。作者特别强调,在这些治理理念中,人本治理、风险治理、责任治理和智慧治理是核心治理理念,其着力回答食品药品安全为何治理、为谁治理、治理什么、怎样治理、靠谁治理等基本问题。在上述治理理念框架下,作者提出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秩序与活力、风险与责任、体系与能力、守正与创新等众多重大关系,努力在对立与统一的思辨中助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成为充满智慧与凝聚力量的现代艺术。
三是逻辑严谨。研究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应当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实践导向。需求是时代的呼唤,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目标是时代的梦想,实践是时代的旋律,只有将四者科学安排、有机结合,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不断开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新局面。该书突出需求导向,作者强调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是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根本目的,这是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出发点、落脚点、动力源和生命线。从“保护公众健康”到“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绝不是监管使命的简单调整,而是监管使命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激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者在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时,坚持科学与法治精神,积极而不懈怠,担当而不推诿,开放而不封闭,锐意进取,奋发作为,不断开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工作的新局面。该书突出问题导向,作者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社会的格言、变革的动力和创新的号角。必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破解难题。要把握好当前与长远、中央与地方、治标与治本等诸多关系,强基础、补短板、破瓶颈、促提升,稳步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上台阶、上层次、上水平。该书突出目标导向,作者强调加快实现从食品药品制造大国向食品药品制造强国的跨越,是新时代我国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美好愿景。实现制造强国的伟大梦想,需要有优秀的产业群体、卓越的创新能力、显著的制度优势、健全的监管体系和重大的国际影响。食品药品产业属于永恒不衰的健康性产业、充满活力的朝阳性产业、事关未来的战略性产业。要打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生态,加快培育一批在国际上能“顶天立地”的优秀企业,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该书突出实践导向,作者强调必须正确处理治理实践提出的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安全监管与产业促进、专业分工与社会协作、完善体系与优化流程、全程控制与源头把关、过程安全与结果安全、监管机制与监管方式、传统治理与现代治理、全面治理与重点治理、刚性治理与柔性治理、全局治理与局部治理、风险高低与事件紧急、责任配置与履责履行、政府责任与企业责任、依法公开与严格保密、保护合法与严惩违法、科学立法与严格执法、普遍规则与特殊要求、保障自由与强化自律、借鉴经验与贡献智慧、推进协调与增进信赖等若干关系,不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是视野开阔。食品药品安全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作者结合近年来国际社会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实践,深入探讨了全球广泛关注的效能治理、能动治理、简约治理、灵活治理、审慎治理、智慧治理、全球治理等新理念。在效能治理方面,作者提出,食品药品安全治理,除了把握安全这一首要目标外,还必须关注经济目标,这是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专业分工旨在提高专业化治理效能,社会协作旨在提高全局化治理水平。在能动治理方面,作者提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人类社会对风险的斗争力度。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最大限度地控制食品药品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在简约治理方面,作者提出,简约治理是一种高超的治理、智慧的治理、深邃的治理、大气的治理。简约治理不是简单治理,简而不失其华,约而不掩其神,治而不忘其魂,理而不悖其要。在灵活治理方面,作者指出,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将治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等有机结合起来,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采取更具张力的灵活措施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审慎治理方面,作者提出,近十年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源泉、新动力和新引擎。面对时代发展与新生事物,审慎治理不是囿于形式演绎的机械治理,而是基于科学精神的灵活治理。要基于治理使命与治理目标的综合考量,对体现事物发展规律和进步方向的新生事物的成长给予一定的宽松、宽容、宽厚政策。在智慧治理方面,作者指出,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与折射,破解食品药品安全难题需要高超的治理艺术。面对错综复杂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既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也要有强烈的实践自觉性。智慧治理涉及需求与供给、目标与道路、理念与制度、机制与方式、战略与文化、质量与效率、体系与能力、守正与创新等诸多重大关系。在坚守治理使命的大前提下,要运用灵活、巧妙、睿智的方式方法,以前瞻性、创新性和突破性变革,有效破解食品药品安全治理难题。只有全局谋划、前瞻思考、本质认知、科学把握,才能实现食品药品安全智慧治理。要积极创新治理新制度、新工具、新标准和新方法,推进在融合创新、科学发展的大时代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全球治理方面,作者提出,当今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重大责任。今天,中国已是全球食品药品的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也是全球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坚定推动者和重要贡献者。要牢记使命、胸怀天下,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全球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趋同、协调和信赖。
五是观点新颖。作者充分利用辩证思维,深刻阐述食品药品安全治理领域的诸多新观点。如没有安全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真正的发展、永恒的发展。没有发展的安全,不是稳定的安全、持久的安全、坚实的安全;风险与安全是多元的,应当从政治、科学、法治、经济、社会等多维度进行系统把握,避免仅从一个维度进行研判的单一性思维。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时代,要特别关注系统性风险、区域性风险、社会性风险、频发性风险、次生性风险及舆情类风险等。从与安全相对立的角度认知风险,有助于把握风险的真谛与要害。从与安全相统一的角度认知风险,有利于把握风险的精髓和本质。将安全与风险进行整体性、统一性、辩证性思考,有利于对风险进行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更透彻的认知和控制;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就必须关注食品药品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利益链、风险链、责任链、监管链、治理链等,着力使各链条之间相关联、相匹配、相衔接,形成良好的闭环治理体系;在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发生冲突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者应当坚定不移站在公共利益一边,毫不动摇维护公共利益,坚持不懈作公共健康的守护神;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化大时代,必须坚持全局观、总体观、整体观、综合观、系统观、坚持大时代观、大健康观、大风险观、大安全观、大质量观、大治理观,系统思考和谋划食品药品安全的历史方位、基本方略、治理战术等;法律是骨感的、抽象的,社会是丰满的、具体的。用骨感抽象的法律去剪裁丰满具体的社会,本身就是充满风险的一种挑战。然而,法律不是凝固的、静止的,不是机械的、僵化的,法律是开放的、成长的,是鲜活的、灵动的。新时代的法律应当始终饱含着价值关怀、洋溢着人文精神、彰显着正义力量;在改革创新的伟大时代,要科学把握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真谛和精髓,将治理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守正性与创新性、国际化和本地化有机结合起来,努力积势、积极蓄势、智慧谋势,不断谱写新时代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的新篇章,为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郝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