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严春阳 曾雪梅 袁梦葳 记者程伯全)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近日,凉山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交叉检查专项行动,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次专项行动采取“县市互查+州局督导”模式,抽调全州17个县(市)市场监管系统68名业务骨干,组建17个专项检查组,以农村小作坊、小餐饮、小经营店、农贸市场及校园周边为重点区域,聚焦肉制品、乳制品、儿童食品、冷藏冷冻食品等高风险品类。交叉检查实施“三查三清”机制,即查主体资质,清理证照不全主体;查进货渠道,清理来历不明食品原料;查标签标识,清理侵权仿冒产品。截至7月初,全州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01家,其中,农贸市场17家、小餐饮店17家、冷冻冷藏食品店17家、小经营店34家,发现问题隐患157个,要求限期整改。
在强化监管执法的同时,同步开展“食品安全进村居”活动,通过发放彝汉双语手册、微信群消费提示推送、流动课堂等形式,普及假冒伪劣食品鉴别技巧,覆盖群众超4000人次。
下一步,凉山州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对各县市场监管局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的督导,持续推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走深走实,以“零容忍”态度严惩违法行为,加速从“被动整治”向“主动防控”转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