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食品安全网!
 

“线上+线下” 守护校园好“食”光——乌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多举措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2025-07-18 10:55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编辑:王中山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王紫微  记者 张阳阳)校园餐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吃得放心,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安心学习,家长才能放心将孩子交给学校。全市现有供餐学校69家,其中大学1家、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家、中学9家、小学3家、幼儿园54家。如何让学生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乌海市场监管部门给出了答卷——推出多项亮点举措,为校园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1752807211231328.png

“6T”管理模式:厨房卫生更安心

校园食品安全是否符合规定?学校的食品添加剂是如何保存使用的?带着这些疑问,在全市学校放假前,记者与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随机走访了市里多家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堂现场。

海勃湾区私立幼儿园,进入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电子屏,屏幕上是厨房所有区域情况,厨师如何备餐、如何清理厨房、是否按规定穿戴一目了然。进入厨房,所有人都按规定穿戴头套、胶套、口罩、隔离衣。进入厨房后,厨房的地面、案板、工具都干干净净,工具采用色标区分的方式,肉类工具为红色、菜类工具为绿色……工具使用完立即清洗归位。该幼儿园的食品添加剂专用箱有专人上锁保管,使用的仅有泡打粉、小苏打。“我们的所有面点都是当天现场制作,即使是泡打粉、小苏打这些常用添加剂,我们完全根据克数使用,宁可少用、不用,也不会违规操作。食堂彩色面点均为南瓜、菠菜等蔬菜榨汁制作。”海勃湾区东方红秋实幼儿园食品安全总监彭琰说。

据了解,该幼儿园目前推行的是“4D+6S”的管理模式,即在原有整理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执行到位的基础上融合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清扫、天天规范、天天检查、天天改进,让厨房管理更加精细化,更加安全放心。“我们学校餐饮的一大亮点是,我们会给食材过敏的孩子专门准备餐食,确保所有孩子们在学校能够吃得安心、放心。对于我们来说,孩子的安全大于天,我们的厨房可以随时接受家长、监管部门等各方的检查。”海勃湾区东方红秋实幼儿园园长张燕说。

海勃湾区第十三幼儿园的情况也大体相似,“4D+6S”的管理模式,明厨亮灶、厨房卫生各方面都很到位,工具也都按色标区分,不会出现在不同区域。“我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有泡打粉一种,小苏打是用来清除案板污渍的,不作为添加剂使用。南瓜、菠菜制作的面点一直是学校的亮点美食,我们几乎每月都会邀请家长来我们的厨房参观。”海勃湾区第十三幼儿园食堂管理员王丽说。

近年来,乌海市以餐饮服务标准化管理为落脚点,示范引领推广校园食堂“6T”标准化管理模式。结合实际,以海南区第四幼儿园为试点,率先探索幼儿园食堂“6T”模式,通过定岗定责进一步提高食堂精细化管理水平,举办现场观摩会,邀请市纪委监委、教育系统以及部分学校、幼儿园代表进行参观交流,展示宣传“6T”模式在食品安全保障和供餐服务方面的有效运用,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还制定发布了《海南区第四幼儿园“6T”现场管理标准》,细化和明确规定了厨房“6T”实务现场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规范标准和管理目标,为加强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对加强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6T”标准化管理模式已在全市校园食堂推广使用。

1752807257864080.png

“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慧管理更放心

除了厨房管理到位,加强智慧监管也是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乌海市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互联网+AI”让厨房监管更加透明、更加严谨。

在市第一中学,进入食堂第一眼看到的是厨房“明厨亮灶”的电视屏幕,后厨的卫生情况、厨师的情况均清晰可见。食堂右侧墙壁上“食品安全管理驾驶舱”几个字引人注目,旁边是满墙的电子屏幕,再往旁边看去则是一排智能留样柜,留样柜的旁边还有智能AI留样秤。

电子屏上,厨房的各种公示信息均清晰可见,实时调整。该设备还有AI预警功能,厨房内如出现违规行为,自动识别,警报提醒。“我们承载市第一中学所有师生的餐饮,体量较大,食品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在食堂运行伊始,我们就安装了‘食品安全管理驾驶舱’这套AI监管系统,不但能够实现‘明厨亮灶’还能通过AI及时发现厨房存在的安全风险,及时整改,确保师生吃得安心,吃得放心。我们的厨房共有三层,均为‘4D+6T’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随时接受监督检查。”市第一中学食堂食品安全员史炜说。

近年来,乌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发挥智慧监管工作效能。在大中小学校、幼儿园“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食材验收及入库出库、贮存保管、加工烹饪、餐食分发、师生就餐等全链条无死角实时监控,推广应用“互联网+AI”智能预警。

“以前通过‘明厨亮灶’模式可以看到餐饮单位的后厨情况,但仅仅是‘能看’。现在,利用AI智慧监管模式,食品加工重点场所变为‘可监控、可抓拍、可预警’的‘开放式’厨房,通过实时监控、梳理预警信息、发送点对点短信提醒等,实现‘能管’,极大地提升了监管的精准度,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市市场监管局餐饮监管科工作人员郝彦瑞说。

1752807287266274.png

“信用+校园食品安全”:分级管理更贴心

为了让校园餐饮监管更加严格规范,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乌海市创新推出了“信用+校园食品安全”平台,构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新生态,全力保障全市师生食品安全。

校园食品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是为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而推行的创新制度,核心是通过建立信用档案、量化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监管,实现精准防控风险与资源优化配置。校园食品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基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有关要求,制定完善了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评价标准,监管人员定期对学校食堂开展风险等级评定,录入后自动生成评定分数并确定等级,评定结果分为“A、B、C、D”4个等级,根据等级划分,相关部门的监管频次和监管重点动态调整,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我们根据相关规定对校园食品打分,分数越低,意味着食堂管理越规范。通过分类管理,我们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保障校园餐饮安全。”郝彦瑞说。目前,全市所有学校食堂全部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为高效开展食品安全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今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智慧化数字化架构为依托,全面启动“信用+校园食品安全”平台应用,快速建立校园主体信用档案,着力提升监管服务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

“校园餐承载着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任,事关千家万户,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好事,是民生大事。我们作为监管部门将全力守护校园食品安全防线,不断创新监督管理方式,实现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监管,确保学生吃好、吃饱,全社会安心、放心。”市市场监管局餐饮监管科科长吴莹说。(乌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